一、 操作前準備
確認試驗要求:
溫度范圍: 起始溫度、低溫度、高溫度。
變溫速率: 例如,10°C/min, 15°C/min 等。這是快速溫變箱的核心參數。
駐留時間: 在高溫和低溫點的保持時間。
循環次數: 需要完成多少個高低溫循環。
試驗總時間。
仔細閱讀產品的測試標準(如國標、軍標、企標或客戶要求),明確以下關鍵參數:
檢查設備狀態:
電源: 確認電源連接穩定,電壓符合設備要求。
箱體內部: 確保工作室清潔,無殘留物。檢查樣品架是否穩固。
制冷系統: 確認設備有提前預熱(通常設備建議常年開機,或至少提前24小時開啟制冷),以保證壓縮機處于最佳狀態,能提供所需的快速降溫能力。
密封性: 檢查箱門密封條是否完好,確保關門后密封嚴實。
準備測試樣品:
樣品應清潔、干燥。
至關重要的一點: 樣品必須牢固地固定在樣品架上。在快速變溫過程中,空氣對流非常劇烈,不固定的樣品可能會被吹落或碰撞,導致設備或樣品損壞。
樣品的擺放應不妨礙工作室內的空氣循環。樣品與箱壁、樣品與樣品之間應留出足夠空間(通常建議大于10cm)。
連接好樣品所需的監控線纜(如電源線、信號線),并確保線纜通過專用的引線孔引出,且用附帶的密封塞塞好,以防漏氣和凝露。
二、 操作步驟
第1步:開機與放置樣品
打開主電源開關。
按下控制面板上的“電源”或“開機”按鈕,啟動控制系統。設備可能會進行自檢。
打開箱門,將準備好的樣品迅速且穩固地放置在樣品架上。
關閉箱門,確保鎖緊。
第2步:設定試驗程序
大多數現代快速溫變箱采用觸摸屏和程序控制。
設定程序模式: 選擇“定值”模式或“程式”模式。快速溫變試驗必須使用程式模式。
編輯程序:
示例程序設定(一個循環):
段1: 25°C → +85°C (最大速率)
段2: 在+85°C 保持 30分鐘
段3: +85°C → -40°C (速率:15°C/min)
段4: 在-40°C 保持 30分鐘
段5: -40°C → +85°C (速率:15°C/min)
段6: 循環: 5次 (執行從段2到段5,共5次)
段7: +85°C → 25°C (最大速率)
段8: 結束
段1(初始段): 通常設定為從當前室溫以最大速率達到循環的起始溫度(例如,高溫點或低溫點)。
段2(保溫段): 在起始溫度點設定駐留時間。
段3(變溫段): 設定目標溫度(如從高溫到低溫)和變溫速率。這里一定要選擇“斜率”方式,并輸入要求的速率值(°C/min)。
段4(保溫段): 在另一個溫度點設定駐留時間。
段5(循環段): 重復段2至段4,或直接設定該程序的循環次數。
段6(結束段): 試驗結束后,通常設定為回到室溫,以避免開門時產生大量凝露。
設定報警: 根據樣品要求,設定溫度上下限報警,一旦超差設備會自動保護停機。
第3步:啟動試驗
再次確認所有參數設置無誤。
按下“運行”或“START”按鈕,設備開始執行程序。
觀察設備初始運行是否正常,特別是壓縮機啟動時有無異響,溫度變化是否按預設斜率進行。
第4步:試驗監控
在試驗過程中,定期通過觀察窗或數據記錄器查看樣品和設備的運行狀態。
注意聽壓縮機、風機等主要部件的聲音是否正常。
記錄關鍵的試驗數據。
第5步:試驗結束與取樣
程序運行完畢后,設備會自動停機,或發出提示音。
重要: 不要立即打開箱門!
如果箱內溫度高或低的情況下,貿然開門會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(燙傷/凍傷),并且會對樣品產生熱沖擊/冷沖擊,還可能使大量水汽進入箱內結冰或凝露,損壞設備。
應等待箱內溫度自然恢復到環境溫度附近(如步驟2中設定的回常溫段)再開門。
戴上隔熱手套,打開箱門,迅速取出樣品。
對樣品進行后續的檢查、測試和記錄。
第6步:關機與清理
取出所有樣品和支架。
清潔工作室內部。
關閉箱門。
在控制面板上按下“停機”按鈕,然后關閉主電源開關。
(建議) 對于長期不使用的設備,最好在關閉主電源前,運行一個“烘干”程序,將箱內水分蒸發掉,然后保持箱門略微打開通風,以防霉變。
三、 重要安全注意事項
安全防護: 設備運行時和剛結束時,箱體表面和內部溫度可能很高或很低,切勿觸摸,防止燙傷或凍傷。
禁止物品:
絕對禁止測試易燃、易爆、易揮發性物品。
禁止測試強腐蝕性物品。
禁止將待測產品通電(除非是測試要求的一部分并通過專用引線孔連接)。
通風: 設備周圍和背部應留有足夠空間(通常>60cm)用于散熱,確保通風良好。
緊急情況: 熟悉控制面板上的“急停”按鈕位置,遇到任何異常(如冒煙、異響、漏液),立即按下急停按鈕并切斷總電源。
專業人員操作: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。非專業人員不得進行操作和維修。
總結:
快速溫變試驗箱的操作核心是 “準備充分、程序設對、耐心等待” 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安全注意事項,不僅能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,更能確保設備和人員的安全。對于不同品牌和型號的設備,請務必詳細閱讀其隨機附帶的操作手冊。